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 >

多城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 产业发展环境日趋成熟

2022-08-31 10:27:26    来源:汽车纵横

年来,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我国智能网联乘用车产业发展迅速。从2019年到2022年一季度,智能网联乘用车在新车中的渗透率,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新车中的渗透率逐年提高,有望在2025年达到50%以上。

另有研究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可达到5900亿元,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广阔。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对整个汽车产业链带动作用明显。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技术变革下半场竞争的一个关键点,也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尤其是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产业发展环境日趋成熟

在国外,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已经出台了体系化政策,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以比较明确的技术路线和法规引导整个产业的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国外主要的龙头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也都在争相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特别是在智能网联几个主要板块:感知层、执行层、决策层以及网联车载通讯系统方面,博世、德尔福、大陆等跨国零部件企业优势明显。在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也已成为国家和地方产业的战略发展方向。

2020年国家发改委牵头11个部委,发布了我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从顶层设计规划了到2025年中国智能汽车在标准体系、技术实力、市场应用、基础设施、法规标准和产品监管方面的发展态势,为国内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如今,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已基本形成了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十四五”末期将形成一百余项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以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应用和管理工作。

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沈阳)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大会上,中汽中心智能网联汽车首席专家秦孔建介绍到,目前,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核心企业在感知系统领域实现较大技术突破;二是决策系统成为各类企业竞争的焦点;三是操作系统主要由跨国汽车电子企业掌控;四是车载通信系统全球产业链正在逐渐完善,实现统一标准。对于国内相关企业而言,关键智能化增量部件,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虽然起步较晚,但部分企业已经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赛道上,除了企业只争朝夕外,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落地紧密相关的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也在各城市如火如荼地展开。《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的修订,鼓励载人载物示范应用,进一步细化了异地申请与测试互认规则等要求。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超过三十个省市布局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

多城布局发展态势良好

在政策支持及产业发展红利驱动下,各地政府对智能网联投资日益加大,企业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示范、应用的需求也日益提升。

如何衡投入和需求,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中汽中心联合行业机构共同打造并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城市发展指数(大东指数)》(以下简称大东指数),是衡量智能网联产业投入与需求关系的匹配度的标准。

秦孔建介绍到,大东指数基于大量数据调研,分析了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态势,对国内19个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城市进行了全面综合评价,可以为更多城市更好地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供借鉴。大东指数评价标准包含5个一级评价指标(城市政策、基础设施、城市产业、应用数据、城市影响力)以及24个二级评价要素,用熵权法和相关变异综合法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城市评价模型。

根据划分结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处于城市智能网联汽车竞争力的第一梯队;杭州、苏州、武汉、沈阳、长沙、无锡等城市处于竞争力第二梯队;其余城市处于竞争力第三梯队。第一梯队在城市基础建设、工业、应用数据、政策、影响力等五个方面均处于领先水;第二梯队在政策、产业、研发、潜力等多个维度处于领先,发展态势良好;第三梯队在产业维度上有一定的基础,企业规模,研发等方面都相对之后,处于发展阶段。

秦孔建表示,各城市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区域化色彩较重,政策推动作用明显,需取长补短促进产业发展。

以排名第八的沈阳为例,从五大二级指标来看,沈阳的主要优势在基础设施及影响力两方面。

数据显示,到2021年年底,沈阳已经完成了700多个5G基站的部署,并开放了20多公里的智慧公交路线;同时沈阳也在积极接洽像华为、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等头部科研企业、院所,开展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创新应用。

同样,沈阳的短板也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顶层规划、测试和应用管理、专项政策支撑方面。秦孔建提到,日前深圳确定了我国第一部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管理的地方法规,这对发展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一个非常重要、关键的推手。深圳的举措对沈阳以及其他城市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

总体来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环境呈现出“政策逐步明朗、市场加速推广、技术迭代应用、竞争日趋激烈”四大特点。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全新发展路径,积极推动行业、企业、政府等利益相关体互通互融,共同构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智能网联乘用车 新能源汽车 跨国汽车电子企业 激光雷达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